盲人棒球首度花蓮移訓—
磬揚建設攜手志工共築信任場域

由臺灣非視覺運動文化發展協會主辦的「盲人棒球移地訓練」,於5月31日至6月1日選擇到花蓮進行移地訓練。來自全臺各地的視障棒球員齊聚一堂,為即將到來的國際賽事做準備,也為臺灣共融運動文化注入更多力量。
現場除了盲棒選手的家人支持與陪伴外,來自磬揚建設的夥伴們更主動加入志工團隊,偕同親朋好友到場參與。守在邊線上,協助場地布置、物資搬運與後勤支援,以實際行動支持訓練順利進行。
許多參與者也攜家帶眷——包含董事長一家人與志工們的孩子們,一起了解「共融運動」的精神,也在無形中種下善與理解的種子。
圖 / 磬揚建設同仁自發參與盲棒移訓,陪伴選手從壘包回到原點。
圖 / 員工家屬也一同參與,守在邊線上,協助每位選手回到起點。
體驗明盲合作,揮出「看不見」的第一棒
在訓練的空檔,盲棒選手也邀請志工親身體驗「盲人棒球」的訓練方式。
戴上眼罩後,一切熟悉的感官突然消失,無論是揮棒或是跑壘,都必須專注聆聽、全然的信任隊友,藉由「聽音辨位」完成。
「真的很不容易啊!」
志工們分享,原本以為能輕鬆辨認壘包與棒球的聲音,但一戴上眼罩,只剩下耳朵,才真正體會到那份需要極度專注與信任的壓力,也更明白這項運動的不容易。
這段明盲共融的短暫體驗,也讓參與者更貼近選手的世界,不只理解這項運動的不易,也感受到「信任」對視障朋友來說,是前進道路上最珍貴的力量,而這也需要這個社會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圖 / 體驗開始前,教練先帶領孩子進行心理建設,建立基本信任感。
圖 / 戴上眼罩後,先觸摸本壘板的位置,確認站穩的方向與揮棒的節奏。
圖 / 磬揚建設員工實際體驗「明盲合作」,站上打擊區,揮出人生「看不見」的第一棒。
磬揚贊助蔬食便當,傳遞土地的溫柔
秉持「自然,好生活」的品牌理念,磬揚建設董事長李沛樹也特別贊助此次集訓全體選手與志工夥伴的蔬食便當,選用在地食材製作,呼應花蓮「好山好水」的自然形象,不僅是提供給選手們營養的補給,也是磬揚建設對土地友善的回應。
圖 / 磬揚建設贊助此次集訓兩日餐盒,為選手補充營養與能量。
圖 / 餐盒選擇在地食材,呼應花蓮好山好水的自然形象。
我們都在,請安心揮棒!
磬揚建設誠摯期盼,這樣的共融行動,能激發更多人對視障運動的理解與投入,讓視障運動不再孤單。期盼當臺灣盲人棒球隊站上國際賽事舞台時,背後是整個社會的掌聲與支持。
我們也會繼續走在善的路上——向大地借土,抱自然回家,也抱持著對人深深的敬意與行動,一起建構更有溫度的世界。
圖 / 場上設有會發聲的壘包,選手需靠聽力判斷方向,全力衝刺。過程中常因衝擊力大而跌倒,考驗著身體極限與勇氣。
圖 / 選手需依靠聽力判斷方位,從不同角度卯足全力接球。
圖 / 教練逐一與選手溝通,耐心指導,協助建立節奏與信心。
圖 / 盲人棒球是一場結合信任與默契的明盲合作,若非親眼所見,很難感受其迷人與有趣之處。
延伸報導▸
盲人棒球首度花蓮集訓 各界齊力支持|東台灣新聞網
盲人棒球首度來花蓮集訓|花蓮最速報
「棒」助人生~跨越眼障!臺灣盲人棒球隊移軍花蓮訓練|花蓮旅遊新聞



















